是大学生离开家后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家庭”中,大学生会根据个人志趣、品格、性情和其他室友组成“团体”。这些“小团体”一般为二人或三人,如“习友”(即一块自习的小团体),“馆友”(即一块去图书馆看书的小团体),“街友”(即一块逛街的小团体),饭友(即一块吃饭的小团体)。4他们拉帮结派,当小团体中的一人在寝室和他人发生矛盾时,本小团体就会联合起来,孤立他人,使矛盾升级,寝室人际关系变得紧张。
(二)“独行侠”现象出现
由于组成一个寝室的成员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因此,在有些问题上难免会出现分歧,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有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处理这些矛盾,就会导致同学间关系不融洽,久而久之形成孤僻、自私的性格,成为室友眼中的“独行侠”,与寝室其他成员之间关系冷漠,最终遭遇寝室交往的“冷暴力”。
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一)大学生“价值强迫”下的自我为中心倾向造成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
当今的社会是多元的,多元自然有冲突,这是难以避免的。如果面对不同的价值观,没有学会尊重和妥协,更多的是倾向于“价值强迫”,就会产生负面影响:用自己的价值标准衡量别人,便会产生看不惯;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要求别人做事,便会产生冲突;当自己的价值观无法影响别人时,就会产生敌对,甚至暴力相向。因此,大学生一旦在“价值强迫”下形成自我为中心倾向,从自我的角度和标准去认识和评价事物和室友,便不能设身处地客观思考。甚至有的大学生以领袖的身份出现,盛气凌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室友,最终造成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
(二)大学生生活习惯差异造成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家庭状况的学生聚在一起,增加了寝室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难度。比如,由于个人作息时间不一样,“被熬夜”成为大学生寝室中的普遍现象,也成为导致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生活习惯中的卫生习惯也是引发寝室矛盾的重要原因,因为在集体生活的寝室里,有些学生不注意卫生,床上又脏又乱,东西乱扔;而有些学生爱干净,经常打扫卫生,对寝室环境要求严格。久而久之,二者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导致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
(三)大学生家庭贫富差距造成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每月消费千元以上,而有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