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系和物流信息与电
务的应用模式与物流信息与电子商务的安全
技术的发展趋势
子商务安全
总计
56
5实施建议
f51教材编写(1)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型内容体系,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2)校企联合编写适合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教材编写以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教材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流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3)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不求体系的完整性,强调与岗位业务的相吻合,并易学、易懂、易接受。同时又要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操作中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地纳入其中。(4)教材提倡案例链接,增强学习者对理论的加深认识,有利于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5)教学练习设计包括:思考练习、案例分析与策划操作技能训练,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拓展、深化和完善。(6)建议为教材配置专门的多媒体光盘,网络资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52课程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为保证教学效果,建议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加强实训、实验环节,通过实物、模型及仿真软件,提高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的认知与学习。(1)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实例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理实一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考察、模拟软件的操作、物流信息技术设备操作等,引导学生加深对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解。(2)本课程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这两种资源,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校企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3)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机房软件操作、实物教学、物流仿真等教学模式,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互动。(4)尽量采用小班教学,充分利用物流实验室中的实物挂图、物流软件、
f视频材料等进行教学。(5)学校专职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具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物流信息
技术操作运用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养成相结合。53教学评价针对本课程操作性较强的特性,建议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