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0,政府购买支出G10(1)计算均衡国民收入。(2)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120,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支出才能达到充分就业?(3)增加政府购买对消费支出有何影响?其机理是什么?六、论述题1、试述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2、阐述“节俭的悖论”的含义和意义。
答案:一、名词解释1、储蓄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之外剩余的部分。广义的储蓄还包括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即政府储蓄以及进口与出口的差额即国外储蓄。2、储蓄投资恒等式基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反映经济活动事后的储蓄与投资之间的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厂商或部门而言的,而是指整个经济中存在着储蓄投资的恒等关系。在两部门经济中为IS,在三部门经济中为IS(TG),在四部门经济中为IS(TG)(MX)。3、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增加1单位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数量,用MPC表示。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加不若收入增加的多。5、平均消费倾向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用APC表示。
3
f6、消费函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方程式。7、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该收入变化的投资变化量之间的比率,即KI△Y△I。8、政府支出乘数指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该收入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率,即KG△Y△G。9、税收乘数指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该收入变化的税收变化量之间的比率,即KT△Y△T。10、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税收收入和购买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增加或者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化量与政府收支变化量之间的比率。11、对外贸易乘数指增加一单位的出口会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12、节俭的悖论指对于单个家庭是美德的节俭对宏观经济发展可能有着不利的影响。二、判断题1、对;2、对;3、错;4、对;5、对;6、对;7、错;8、错;9、错;10、对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B;2、A;3、B;4、C;5、D;6、D;7、D;8、A(二)多项选择1、AB;2、ABCD;3、BC;4、ACD;5、BCD;6、ABCD四、简答题1、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是大于0小于1吗?其宏观经济分析意义如何。答:是的。二者均为总量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反映消费增加量与国民收入(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量之间的关系,即增加1元钱的收入中消费的比率。从整个社会看,不存在所有居民都将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储蓄的可能性,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