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
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具体规定是这样的: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中的诗词鉴赏试题,选用了24首诗词,设计了37道题目,对考点均有涉及,就题目而言,虽然有的侧重某一方面,有的是综合考查,但大体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第一种模式:第一种模式:炼字炼词型命题形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是请简要分析)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题指津: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答题步骤:第一步说出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好处。答题示例: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全国卷Ⅱ)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①氛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分别是“明”和“出”(第一步:指出是哪一个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第二步,指出使用该字的好处),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第三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例2(2007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①芜,丛生的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答:题目已将字词点出,所以第一步可省略,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第二步指出使用该词后的景象);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第三步指出使用该词的好处)。第二种模式:第二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解题指津: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