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虚幻的成功标准中解脱
作者:启程来源:《检察风云》2009年第08期
“你有没有见过社会真正地看见社会究竟是什么”知见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在其《找回你的生命礼物》一书中这样问道。可是,虽然没有人真正见过社会,我们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仿佛都是为它而活。在我们的心目中,有一样东西叫做社会规范或者说社会标准,没人知道它是否真实,但我们似乎必须强迫自己取悦于它。这里所谈论的。不是出于内在的爱心和关联感所做的,而是出于恐惧和不安所做,是处心积虑地琢磨如何被接受、被肯定。如果一个人不是足够强大、自尊而独立,他必然会接受这个似是而非的规范或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道路,定义自己的成功。
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由于这是政府第一次在战略高度上郑重提出“课业负担”问题,一时间颇受媒体和舆论的关注。虽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否属教育工程的乌托邦,仍有理性层面的争议,但是目前的“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存在严重失误和偏差,“过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思考与创造的可能性,这都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在于,学生不能思考和创造,是否仅仅是时间不够的问题
社会是由独立个体组成的。每个人如何想象其他所有人组成的共同体,并如何依据这种想象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个博弈论风格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是消极的,他会谨遵他想象中的那个似是而非的标准来生活,因为他认为他的命运是由所有其他人的共同的历史记忆所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换句话说,他没有给自己留出思考和创造的余地,他不敢做他自己。在孔夫子那个时代,普通人也是受制于社会习惯力量的安排,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可是孔夫子的弟子子贡却是敢于活出真我的奇男子。孔夫子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子贡做生意很成功,猜价格的涨落猜得很准,孔夫子很欣赏他。什么是“不受命”明代的上益禅师在《论语禅解》当中解释说:“凡夫受命所缚,贤人能不受命,惟圣人真学问,则知命。”“不受命”就是一种真正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依据自己的内心感受来选自己的生活,开辟自己的道路,他并不是猜度其他所有人的感受并试图取悦他们,他并不是因为别人都赞许和欣羡做生意的人才去做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