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剥食染疫的鼠类及其它啮齿动物的皮肉、内脏、血液和病人的痰液、脓血分泌物,均可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
4、疫鼠疫蚤还可随交通工具传到外地造成鼠疫流行。十、跳蚤的传播
全世界已发现感染鼠疫菌的蚤类约200余种。我国有37种自然感染鼠疫菌。跳蚤传播鼠疫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叮咬动物或人时将带有鼠疫菌的血液倒流到宿主或人的体内,造成动物及人感染鼠疫。十一、人对鼠疫的易感性
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十二、怎样预防人间鼠疫
1、在鼠疫疫源地区的居民,严禁打猎,严禁剥食鼠、狐狸、旱獭、野兔等动物,禁止小孩玩鼠。
2、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如在外发现病死鼠或其他动物,发现症状与鼠疫相似或原因不明的高烧昏迷病人,应及时报告就近的卫生院、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就地隔离治疗。
3、对已判定为“疫区”的地区,要做好预防接种,积极做好疫区处理
f(消毒、灭鼠、灭蚤)和家屋及周围环境的灭鼠灭蚤,并搞好环境卫生。十三、鼠疫的潜伏期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天。肺鼠疫、败血型鼠疫12天。接种鼠疫菌苗者发病可延长到712天。因剥食染疫动物经皮肤伤口感染的潜伏期比染疫蚤叮咬者要短。十四、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提高警惕
作为一种由动物传给人的疫病,鼠疫在发生前会有明显的先兆。疫区出现不明原因成批鼠类死亡时,应高度重视,这说明当地可能有鼠间鼠疫发生。
病前10日内到过鼠疫流行区,接触疫源动物,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应警惕其罹患鼠疫的可能性。第一例病人的及时发现与确诊,对本病预防与控制极为重要。
生态环境变化,易造成新的疫源地产生。如兴建大型水库,开发矿山,修筑铁路,建立大型工厂等,可使鼠类等宿主动物迁移。
发生鼠疫后首先应认识到鼠疫是可有效防控的疾病,只要诊治及时,多能治愈。其次树立战胜鼠疫的信心,发生鼠疫时冷静应对,消除恐惧心理,做好各类医疗物资准备。第三要提高鼠疫防护意识,把防控鼠疫当作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把鼠疫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十五、发现鼠疫病人后怎么办
鼠疫虽然凶险,但它是一种可用特效药治愈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战胜鼠疫的重要措施。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应严密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同时按甲类传染病上报疫情。病人应但间隔离。病区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