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即人们对学生认识的基本态度,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的重要因素。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学生观与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等都是紧密相联系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对学生的培养,学生观在整个教育观念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只面向少数人,以造就少数精英为目标。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教师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对象,重智轻德,不尊重学生人格,无视其价值观念的存在。传统的学生观不仅影响着教育效果,也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兼备,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双有,具有鲜明个性又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树立现代学生观。一、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知识的容器,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领域里见物不见人。历史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富生命力,生命色彩最丰富斑斓,生命成长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时空段。在此期间,教师把学生视为僵化的工具,还是把学生当成充满生命活力的人,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生观,必将对学生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所以说教师的学生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