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理科)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注:考试结束后,将第Ⅰ卷答案写到第Ⅱ卷(答题卡)上,只交第二卷(答题卡)。
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aB.bC.cD.d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表中。)
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C.c灌溉水源B.b土壤肥力D.d生长积温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5.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35题。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f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7.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某点高程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11.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8.GIS的全称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球卫星导航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213题。
9.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