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3日棉花苗移栽前期2006年7月17日棉花开花期和2006年10月16日棉花大量采集期采集土壤样品每次按对角线5点
f取样法在单位面积25cm×25cm内采集020cm的土壤表层样品500g并用Tullgre
法收集土壤无脊椎动物标本12土壤动物的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将收集得到的土壤动物置于纯乙醇中保存参照文献3进行分类定名动物分类一般鉴定到“纲”或者“目”采用幼虫和成虫综合的方式统计土壤动物数量并对各个样方进行群落多样性分析4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根据各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与群落总个体数量的比值Pi的大小确定优势类群的Pi≥10常见类群为1≤Pi10Pi1为稀有类群5群落多样性分析运用Simpso
多样性指数Sha
o
Wie
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等相结合说明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1Simpso
多样性指数D它是对集中度的度量是多样性的反面计算公式D1■Pi2其中Pi为第i种占总个体数的比例S为丰富度即群落所包含的物种数2Sha
o
Wie
er多样性指数H它表明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群落的复杂程度增高群落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多计算公式H■Pil
Pi3Pielou均匀度指数J用Pielou的实测多样性与最大多样性在给定物种数S下完全均匀群落的多样性之比率计算公式JHl
S2结果与分析21棉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和变化在棉田土壤动物调查中所收集的土壤动物种类隶属于2门6纲8个类群表2棉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和变化如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处理间的3个优势种弹尾目后孔寡毛目和蜱螨目平均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常规棉田的优势种有双翅目而抗虫棉棉田没有说明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但对土壤小型无脊椎动物的优势种群有所影响而杜社裕等6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田苏抗310土壤主要无脊椎动物数量少于非转基因棉田泗棉3号并说明其原因是苏抗310的根系分泌物对主要土壤无脊椎动物的数量产生了影响使之产生了规避性降低了其在根系周围的数量进而影响了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稳定性与本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是所试转基因棉品种不同所致但具体原因还有待将来进一步研究22群落多样性变化棉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如图1从图1种群数曲线中可以看出3个处理间的总种数变化趋势一致下降后都趋于平稳其中在棉花采集后期11135年抗虫棉田的总种数最多为9在棉花大量采集期1016常规棉田的总种数最多为6Simpso
指数曲线Sha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