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极大,低的仅5左右,高的可达30以上,煤中灰的含量,相对的降低了煤中有用成分的含量,增加了运输费用,降低了使用效果。对气化来讲,希望煤的灰分越少越好。灰分高的煤发热值低,既妨害气化剂与碳的接触,又带走大量,使炉子热效率降低,故一般要求煤的灰分在20以下为宜。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灰份的组成决定了煤的灰熔点,这是发生炉煤气能否稳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某些组分的影响。某些灰熔热低的煤无法用于气化。这一点,让我们留待后面专门计论。3挥发份:挥发份是实验室干燥的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至850℃时挥了出来的物质,其中包括氢气、甲烷、重碳氢化合物以及焦油、蒸气等,煤的挥发份含量视煤种而异,一般年青的煤如褐煤挥发份多,年老的煤如无烟煤挥发份少。其波动范围约540。煤的挥发份对煤气发热值影响较大,因挥发份中甲烷、重碳氢化合物的发热值都极高,对发生炉煤气热值影响较显著。在气化时,挥发份高的煤进入气化区时,气孔率大、反应性能好。在使用热煤气时,挥发物中的焦油直接随煤气去用户燃烧使用,也增加了煤气的热值。
f在使用冷气时,挥发份中的焦油则必须很好地清除并利用。另外挥发份中含有酚类等有机物将严重污染洗涤循环水,必须进行脱酚处理,否则排放时,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都是必须给予注意。4固定碳:煤中的固定碳,是除去灰份、挥发份、水份以外的其余可燃物质。固定碳的含量受上述几种组分影响。一般固定碳含量高的煤,其发热值较大。碳是气化反应的主要参加者,它在火层与氧化合生成CO、CO2,并放出大量的热量的热量,对煤气的产率影响较大。煤的元素的分析是什么意思?煤的元素分析是测定煤中的有机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一般测定煤中有机质的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的含量。(1)碳C:碳是煤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煤中,碳以结合状态存在,成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煤的含量与形成年代有关,生成年代越久所含的碳越多。其波动范围约5090。煤中的碳在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量,无论碳与什么元素化合,燃烧时都放出同样的热量。(2)氢H:氢也是煤中有机物质的一个主要组成元素。其含量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少。煤的含量一般不超过65。氢在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3)氧O:煤中氧含量波动很大,煤化程度越深,其氧含量越低。如泥炭中氧含量可达30以上,而无烟煤中仅有1~3,一般氧含量高的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