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程论文
《中国应该如何跨越比较优势陷阱》中国应该如何跨越比较优势陷阱》
1
f中国应该如何跨越比较优势陷阱中国应该如何跨越比较优势陷阱
【摘要】在如何开展对外贸易上,发展中国家大都是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力和资源上的优势,推行比较优势战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来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的局面,与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并未缩小,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阶。比较优势陷阶的出现使发展中国家必须反思自己的贸易战略,正确认识和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并确立新的贸易战略。【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关键词】比较优势陷阱竞争优势
1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完善1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完善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存在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完善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11亚当11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亚当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有分工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需。而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1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1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命题,同时提出了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或者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利益。13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不同,而且各国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的商品价格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获得最大福利。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较为有利。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即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国家福利。
2
f2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2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
从理论的逻辑推理上讲,比较优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