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GPS目前主要是用于建立各种道路工程控制网及测定航测外控点等。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对勘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公路线路长,已知点少,用常规测量手段不仅布网困难,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当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如沪杭、沪宁高速公路的上海段就是利用GPS建立了首级控制网,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cm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还大大提前了工期。又如浙江省测绘局利用Wild200GPS接收机的快速静态定位功能测定线路的全部初测导线,快速、高精度地建立了数百公里的高速公路控制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GPS技术也同样能有效应用于特大桥梁的控制测量中。由于无需通视,能构成较强的网形,提高了点位精度,同
f时对检测常规测量的支点也十分有效。如在江阴长江大桥的建设中,首先用常规方法建立了高精度边角网,然后利用GPS对该网进行检测,GPS检测网达到了毫米级的精度,与常规精度网的比较符合较好。GPS技术在隧道测量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GPS测量无需通视,减少了常规方法的许多中间环节,因此,精度高、速度快,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差分动态GPS在道路勘测方面主要应用于数字地面模型的数据采集、中线放样、控制点的加密、纵断面测量以及无需外控点的机载GPS航测等方面。1994年6月曾在同济大学试验了KART实时相位差分卫星定位系统,在1km范围内达到了好于2cm的精度,因此能够有效用于线路控制网的加密。GPS测量包含有三维信息,可用于数字地面模型的数据采集、中线放样、纵断面测量等。在中线平面位置放样的同时,可获得纵断面,而在中线放样中需要实时把基准站的数据由数据链传到移动站,从而提供移动站的实时位置。由于GPS仪器不象经纬仪那样能够指示方向,因此需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相结合,从而才能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目前位置与设计坐标的差异。机载动态差分GPS应用于航测方面,在德国和加拿大已取得了成功,用载波相位差分测出每个摄影中心的三维坐标,而不再需要外控点测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GPS在汽车导航和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三维导航是GPS的首要功能,飞机、汽车、船舶以及步行者都可利用GPS导航接收器进行导航。汽车导航系统是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是由GPS导航、自律导航、微处理器、车速传感器、陀螺传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