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等三段,边坡高40~63m,边坡坡度为530~580,岩性都是灰岩,由于断层节理裂缝极为发育,岩体松散破碎,路基经人工爆破开挖后,边坡上碎石、块石较多,易产生崩塌落石,危及行车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再如K36070~301左侧边坡,边坡高度为58m,该段岩性为三叠系的灰岩,岩体呈厚层状,岩层产状倾向1780,倾角330。岩体中发育2组节理,路基经爆破开挖后,也将导致边坡上的岩体易发生崩塌落石等不良地质现象。由于K11~K13和K29~K37两段灰岩地段的多个边坡都属于高陡边坡,而且受人为爆破的影响,岩体破碎,边坡的崩塌落石比较严重,若不作防护,将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故必须对这些边坡进行彻底整治。(三)防护方案的设计SNS主动防护系统是通过锚杆和支撑绳对各网块施加的预张力使各网块在坡面上张紧后对坡面危岩落石施以一定的预紧压力,从而提高危岩稳定性,阻止危岩落石的发生。该系统主要有柔性钢绳锚杆、支撑绳和钢绳网构成。纵横交错并进行依次预张力的ф16支撑绳与45m×45m正方形标准模式(为节省材料,局部边界采用45m×25m)网格内铺设一张4m×4m(或4m×2m)的DO08300型钢绳网,每张钢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Φ8缝合绳缝合连接并进行第二次预张拉,该预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土体的稳定性,控制危岩体的移动。该系统各构成部分在每一独立的防护区域内为一互相联系的共同作用整体,一旦坡面岩土体发生局部的变形或位移则系统将不是局部而是以整体的形式发挥作用。(四)施工顺序及方法1、测量放线。为满足施工需要和规范要求,对导线点进行核实和加密,所有导线资料必须经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后方可用于施工。2、对坡面防护区域内的浮土及浮石进行清除;在多数情况下,清坡工作并不是必须的,但以下两种情况是需要加以考虑的:①当坡面上特别是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内存在浮土或浮石时,对可能因施工活动引起崩塌、滚落而威胁施工安全的,宜予以清除或就地临时处理。②坡面上存在发生崩塌可能性很大的个别块孤危石,若它(们)的崩落可能带来系统的大量维护工作甚至超过系统的防护能力,则宜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或予以事先清除。3、放线确定锚杆孔位,根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在孔间
f距允许的调整量范围内,尽可能在低凹处选定锚杆孔位,对非低凹处或不能满足系统安装后尽可能紧贴坡面的锚杆孔,应在每孔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