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结构、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业务、组织和核心基础设施(交通、水、能源和通讯)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纷繁复杂,城市信息化也需要向高层次发展,需要引入更多高新技术用于构成城市的核心系统,让城市变得被感知和互联互通,实现高层次的智能。
一、“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破解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亟需转变增长方式。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城市人口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日趋严峻。中国约23的城市已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北京、上海、天津、沈阳、西安、成都等平均往返时间超过1小时;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2012年全国有42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严重缺水;城市污染日趋严重,近10年来,中国城市污水排放量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多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PM25浓度严重超标,2012年有107个城市遭到过酸雨污染。世界各国正通过智慧传感和城市智能决策平台解决城市拥堵、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例如利用感应式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实现对流量等数据的自动采集、上传和智能分析,实现对城市交通的智能调控;利用智慧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可实现基于传感器的水资源相关资产管理以及基于智能水表的水资源监测和自动分析;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水、空气环境的污染水平,评估污染水平和污染源之间的联系,优化污染排放管理,减少污染影响。
二、“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城市必须拥有一批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才能具有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但中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支柱产业多为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中国城市拥有非常丰富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但由于企业和高校、城市和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和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弱,影响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智慧城市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引入,建立行业内企业协同平台,创造企业在线交流环境,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实现这些企业的线下资源整合利用,以行业为单位建立和实现虚拟和实体的创新融合,创建企业间的协同机制,最终提升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3
f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战略研究(2013年)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