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8月抗战胜利后,收回台湾;②“家园沦陷”
指的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应是在1932年;③“血战台儿庄”指的是1938年的徐
州会战中的战役;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指的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⑤“中
共七大召开”是1945年春天召开;按时间顺序是②④③⑤①,选择D项符合题意。
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
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
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D)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解析:据材料“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可知,抗日战争胜利
后,革命工作的重心仍在农村,故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大革命
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中共党员比例的变化,跟
统一战线范围无关,而且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
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据材料“山东根
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
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力量在农村
得到迅速发展,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
8.(2018天津月考)严复认为:“生民之大要三: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
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西方政治学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定民种
f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三民思想”的提出(B)A.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出路B.体现维新派图强标本并治思想C.表明资产阶级认识到救亡的根本D.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先导解析:严复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条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故A项错误;严复的观点是从“民力、民智、民德”来看的,体现了维新派图强标本兼治思想,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救亡的根本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严复“三民思想”表明资产阶级并未认识到救亡的根本,故C项错误;孙中山三民主义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方面内容,与严复“血气体力之强”“德行仁义之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