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最新整理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设计
一、目标与要求
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2理解第二、三节丰富的想象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教与导设计
0学法指导
这是一首抒情浓烈的诗歌。在反复朗读后,体会歌唱了什么,为什么要歌唱。还应思考,第三节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具体表现在哪些诗句中它对表现诗的中心意思和抒情起了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思考着朗读,就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O重点与难点
f1本诗创作的背景。
1938年,诗人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从黑暗的国统区来的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诗人投入到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2诗歌赏析。
诗一开头,便指明为少男少女而歌唱,歌唱的对象是ldquo早晨rdquo、ldquo希望rdquo、ldquo属于未来的事物rdquo。
ldquo正在生长的力量rdquo,这样快乐地歌唱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延安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生活,为生活在延安的少男少女们而感到欢欣、激动。
第二节,想象自己的快乐的思想像歌声一样飞向四面八方去感染的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第三节,已整30岁的仿佛又回到了少男少女的时代,忘记了忧伤,浑身充满着活力和激情、梦想和希望。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正是因为延安那种火热的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的感染。全诗回荡着歌唱革命生活。歌唱青春的
f昂扬旋律。
O问题与方法
1为什么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因为感到生活在延安的少男少女们是幸福的,他们的生活充满青春的活力,显示着勃勃生机,使人想到他们就是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2应当怎样理解ldquo轻轻地从我琴弦上积掉了成年的忧伤rdquo
三十年代初开始写作新诗,多收集在诗集《预言》里。从三十年代的诗作看,由最初敢于表露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间美好的东西的追求,到感到ldquo成人的寂寞rdquo,领略人间的苦辛,诅咒战争,反映了关注现实,而又找不到济世的办法。这是国统区里黑暗的现实,使他悲观忧伤。而延安的全新的生活,使他豁然开朗,他顿时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三、学与练设计
①识记与理解
f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颤好
2选词境空。
1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_停留、停止、停泊的地方。
2轻轻地从我琴弦上_失去。
失落、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3填空。
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