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分析
【摘要】: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项举措遏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过高、内部人控制和监督机制缺乏等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对大股东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独立董事制度毕竟是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从独立董事制度引进我国到现在其“本土化”进程仍然受到普遍质疑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有效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根据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结果对独立董事的相关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改善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立董事公司治理机制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进行讨论采用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以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阐述独立董事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别运用概括式、列举式和概括式与列举式三种方法辨析独立董事的概念。并对独立董事的一般权力和责任以及我国独立董事的具体权责进行探讨。论文重点对国内外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主要在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独立董事身份、独立董事与管理者关系、独立董事薪酬水平与结构、独立董事与公司股权结构、独立董事与公司接管和独立董事最佳任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总结了解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界的关注角度为后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打下坚实基础。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更有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是独立董事制度产生
f的要求利益相关者理论体现了独立董事存在的价值和作用激励约束理论是更有效的促进独立董事制度效能发挥的源泉。并从三个方面讨论国内外独立董事制度的运作机制一是选任机制分别从独立董事任职资格、选拔程序、比例设定和任期设定等方面进行分析;二是激励约束机制分别从激励约束方式和激励约束组合方面进行讨论;三是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明确了各类专业委员会的职能。独立董事引入我国上市公司有一个过程从第一家企业设立独立董事到法规规范其地位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经过了一个初步发展过程本文分别从独立董事比例、薪酬、身份和专业委员会设立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并从中尝试发掘了一些有待改进问题。进一步选取2005年至2008年间的沪深上市所有公司作为样本选用面板模型进行检验从实证角度检验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验证独立董事制度的”本土化”程度主要从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