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链发展中的误区与战略选择
摘要:文化产业链发展存在重视文化人才忽视人才成长环境,增“规模”而不增“效益”,以“文化资源”替代“文化产业资本”,以财政投入替代产业基金等误区。发展文化产业链要突出内容创造,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运用产业政策打破行政与产业壁垒,鼓励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本市场投融资;加强规划,推动集聚和差异化发展,强化品牌链式效应,形成文化产业区域性增长极。
南京大学顾江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经济转轨中的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文化产业链发展误区,提出培育文化产业链的对策建议。文化产业链是由多个相互连接的产业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文化产业链有三种开发类型:一是向上关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与变化引起其上游产业的变动效应,如播出与制作的关系;二是向下关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与变化引起其下游产业的变动效应,如作品与产品的关系;三是横向关联,即以主导品牌产品为基础,开发
1
f系列相关产品和服务,如同一个文学创意《哈利波特》可以通过电影、书籍、DVD、玩具、礼品等多种不同的载体形式,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内容需求,获取更多的品牌价值。当前文化产业链发展中的几个误区是:1、重视文化人才,忽视人才成长环境。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水平首先取决于文化创意链的构建,而文化创意链的构建关键是要有文化创意人才。很多地方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但却忽视人才引进的真正目的是促进新思想、新想法和新创意的集聚,忽视营造新知识产生的良好环境。2、增“规模”而不增“效益”。由于产品自身特点,在一段时间内,一些服务性文化产业如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的需求人群与市场容量是相对稳定的。盲目扩大规模,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额远远超过规模经济带来的节约额,结果反而导致规模不经济,如一些大型的文化标志性工程就是如此。3、以“文化资源”替代“文化产业资本”。一些地方往往把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本混在一起。文化资源只有转化为要素资源,并用于投入产出及有效整合才具有转化
2
f为文化产业资本的可能性。文化资源丰富程度与文化产业发达程度并无直接关联,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文化产业并不一定发达。4.以财政投入替代产业基金。一是项目来源基本上隶属于文化厅局、新闻出版厅局、广电厅局,社会资本项目很少;二是项目太多,几亿元的资金分到每个项目上仅有几十万,不能产生基金的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