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012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
福鼎三中吴宝辉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的尾声,学生也必然离我们远去,学校与复习备考的紧张状况也留
在他们背景后,随着时光的推移渐渐不再被人们所想起而模糊了影像。而作为一名教师并不
因此而结束,反思与阅读却接踵而来,披星戴月的准备下一次征程。智者曾言,人要在路上,
一是指身体要在路上,于是他们选择去观光世界周游天下,二是指思想要在路上,于是人们
也选择上阅读与反思。作为普通教师前者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像蜗牛一样居在家中如饥视渴
地阅读与反思教学历程的点点滴滴。面对2012年高考试题反思如下。
一,一个基点
政治、历史、地理构成文科三个分支,他们分别承担起事物的分类记载,政治学科强调
事物的意识形态,历史学科强调在什么时间什么背景发生了事物及后果,地理学科则强调在
什么空间里发生的事物,因此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各个学科考查的基本点,即历史学科在很大
程度上承担的时间概念的强调,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突出时间概念的主
题教学,明确时间是历史学科基本支撑点。下例以2012年福建省高考试题为例进行说明。
(一),显性时间考查。指试题中有明确的时间指向,它旨在说明该时间段事物出现的背景
或事物本身的内涵。考查的事物往往与时间所相对应的时代背景相关。而这对解题往往起到
至关重要作用。
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
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说明:15世纪是一个明确的显性时间,提示考生这时期所学知识无非新航路开辟、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再根据材料所示信息,就容易得出答案。
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7527
7360
7290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说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显性时间,学生只有明确这个时间所发生的事物,才
能对解题有确切的指定性。D是二战后的事,二三十年代只能是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
业,忽视农业所造成的后果。
21.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C.内燃机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