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比降116000,面积约43000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8%。由
于东部和北部沿海修筑海堤,将滩涂分为内外两部分,东部沿海只残
留小部分滩涂面积。
三、水文
(一)地表水
某区境内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两大部分:一是自然降
水,二是引黄河水。本区年均降水量为5981毫米,全区地面年径流
量约13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排水河道有潮河、马新河、沾利河、草
桥沟、郭河、羊栏河、挑河、神仙沟等。河流以雨水、上游客水及黄
河引水为主,每年平均约接受客水1亿立方米。但因降水绝大部分产
生在汛期,易形成内涝,故年均利用率较低。
全区工农业及人畜用水主要由引蓄黄河水解决,在黄河水有保障
的情况下,年引水能力为114亿立方米,正常年份,全区5个乡镇
每年可用淡水资源总量为2亿立方米。但各引水渠系水位随黄河水及
降雨量大小而变化,一般7~9月份为丰水期,有时水位瀑涨成洪。1~
3月份为蓄水期(马新河、沾利河、挑河、草桥沟均建拦河闸),所
蓄径流作为工、农业及人畜用水。4~6月为枯水期,河道有时干涸,
入海径流受潮夕影响,时有海水涌入,未建拦河闸的河道水成咸、淡
混合水。但根据近几年黄河水量情况,本区基本可得到保障。然而,
z

f

工业及油田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供需矛盾仍在加剧。
(二)地下水
区域内河床相冲积层巨厚,具有一定的贮水能力,但因受海水的
侵入影响,地下水质矿化度较高。地下水总量121992万m3,人均
6485m3,每公顷占有量为85725m3。但本区属淡水资源缺乏地
区(地下基本无淡水),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走节水之路。
1、水质分布
某区境域古为渤海水域,在黄河泥沙淤淀成陆过程中,长期受海
水侵渍,深层土壤为含盐度很高的重盐土,无淡水资源。浅层地下除
黄河故道部分地段埋有少量淡水外,其余绝大部分为中强矿化度水,
其中一大部分为盐水和高浓度盐水区。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矿化度
逐渐升高,距海愈近,矿化度愈高。
淡水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部分地段,矿化度小于05克升,
面积仅有约25平方公里。
弱矿化水区主要分布于沿黄河故道一带,矿化度05~2克升,
面积约65平方公里。
中矿化度水区,分布在境内西部和东部孤岛、仙河地区,矿化度
2~5克升,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强矿化水区,分布在境内中部,矿化度5~10克升,面积约260
平方公里。
盐水区呈带状分布于境内北部、东部沿海地区,矿化度10~30
克升,面积近1060平方公里。
z

f

高浓度盐水区,分布于沿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