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为:选项U、选项V和选项W,主要是为了增强码流在恶劣信道上的抗误码性能,同时为了提高增强编码效率。
MPEG是活动图像专家组Movi
gPictureExportsGroup的缩写,于1988年成立,是为数字视音频制定压缩标准的专家组,目前已提出MPEG1,MPEG2,MPEG4等标准。MPEG1标准于1993年8月公布,用于传输15Mbit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该标准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如何根据第二部分视频以及第三部分音频的规定,对音频和视频进行复合编码。第四部分说明了检验解码器或编码器的输出比特流符合前三部分规定的过程。第五部分是一个用完整的C语言实现的编码和解码器。MPEG组织于1994年推出MPEG2压缩标准,以实现视音频服务与应用互操作的可能性。MPEG2标准是针对标准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在各种应用下的压缩方案和系统层的详细规定,MPEG2在系统和传送方面作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和进一步的完善,特别适用于广播级的数字电视的编码和传送,被认定为SDTV和HDTV的编码标准。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于1999年2月正式公布了MPEG4ISOIEC14496标准第一版本。同年年底推出了MPEG4第二版,且于2000年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MPEG4与MPEG1和MPEG2有很大的不同,MPEG4不只是具体压缩算法,它是针对数字电视、交互式绘图应用影音合成内容、交互式多媒体WWW、资料撷取与分散等整合及压缩技术的需求而制定的国际标准。MPEG4标准将众多的多媒体应用集成于一个完整的框架内,旨在为多媒体通信及应用环境提供标准的算法及工具。
H264AVC是目前由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及ISOIEC的活动图像专家组MPEG大力发展研究的、适应于低码率传输的新一代压缩视频标准。2003年3月由两个专家组组成的联合视频专家组JVT公布了这一压缩视频标准的最终草案,此标准被称为ITUT的H264协议或ISOIEC的MPEG4的高级视频编码部分。H264的编解码框架与以前提出的标准,如H261、H263及MPEG124并无显著变化,也是基于混合编码的方案:整个系统被划分为视频编码层和网络抽象层。视频编码层主要描述要传输的视频数据所承载的视频内容。而网络抽象层则是考虑不同的应用,如视频会议通信、H32X连续包的视频传输或RTPUDPIP的通信。H264不仅比H263和MPEG4节约了50的码率,而且对网络传输具有更好的支持功能,它引入了面向IP包的编码机制,有利于
f网络中的分组传输,支持网络中视频的流媒体传输。H264具有较强的抗误码特性,可适应丢包率高、干扰严重的无线信道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