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视频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引言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业务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已经由最初的单一语音需求转变为对视频和音频的通信需求,以传送语音、数据、视频为一体的视频通信业务成为通信领域发展的热点,以点到点或多点视音频通信为主要形式的视频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2、视频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
1承载网
视频通信业务可以承载在不同技术的底层网络上,从早期的公共电话网,到窄带ISDN,DDN,ATM以及现在广泛使用的IP网络都可以成为视频通信业务的承载网。由于视频通信的实时性和图像传输的特点,要求承载网具备足够的带宽、短时延、低误码率等特点。
公共电话网。窄带ISDN和DDN是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电路交换网络是面向连接的网络,传输速率和时延稳定,端到端时延小,误码率低,因此视频通信质量容易得到保证。但它的缺点是连接固定,除公共电话网、ISDN网上是可以进行拔号外,其他网络的应用都必须进行点对点的永久连接,带宽利用率较低,开放性很差,设置连接不方便。H320标准就是1990年ITUT最早制定的满足和适应这类电路交换网络的视频通信框架协议,最早进行商用的视频通信系统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在公共电话网中是采用话带数据来传递视频信息的,遵循的标准是1995年以来ITUT推出的H324系列,目前主要应用于可视电话业务。
ATM以快速分组交换和统计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由于其技术复杂、设备昂贵,加上ATM的各项标准制定迟缓,未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目前ATM网络已经不可能实现端到端的应用,而是成为一种支持多种应用的传送平台。ITUT的H321标准和H310标准正是针对ATM网络结构的视频通信标准和规范。
近几年来,通信网络的IP化成为网络发展的主流,基于IP网络的视频通信得到普遍应用和广泛发展。IP网络是使用TCPIP协议的面向无连接的网络,H323标准是ITUT在1996年制定的应用于IP网络的视频通信标准,称为“不保证服务质量的局域网上的多媒体视听系统”,并在1998年扩展为“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即ITUTH323v2,后来又推出了H323v3还和H323v4版本,它是目前拥有大量商业用户的视频通信标准,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f2视频通信的框架协议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通信系统的承载网从电路交换网向灵活、扩展性强的IP网络演进,视频通信的框架协议因此产生了H320,H324,H310和H323四种标准,目前基于H323的视频通信系统应用占市场的主导地位。
H32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