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定。当前,安徽省义务教育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一些重大专项工程的实施,使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与实际需求相比,农村初中校舍不良等办学条件严重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太和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比较困难,当年靠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实现的“两基”目标,水平较低,基本办学条件仍然较差。要巩固太和县的“两基”成果,必须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其基本的办学设施,改善该县农村初中办学条件,使太和县农村初中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和体育活动设施,改善办学条件。3、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是一个方向性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教育公平,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
36
f期,国家开始重点推进了占全国人口50左右的农村地区加快实现“普九”,客观的说,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两基”,带有较强的工作突击性,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安徽省这方面的支持相对不足,太和县因种种原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增幅有所回落,当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困难。一方面,太和县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办学条件和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不断向县城和一些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集中,导致大班额现象日益加重,一些地方的学生因学校无法寄宿只能寄住在亲戚家或租房学习,包括校车,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太和县旧县镇中心学校通过实施校舍改造工程,有利于集中解决该县在寄宿比例低、大班额现象严重、办学条件不足等方面暴露的新的发展问题,也是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4、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按照国务院的总体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等公共事业的全面发展。虽然通过艰苦的努力,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发展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农村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困难依然远远大于城市,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