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f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4分2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我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简要介绍明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6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分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4分答案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
善;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金属冶炼业方面,用焦炭冶铁流行开来;纺织业方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制瓷业方面,创造了五彩瓷和斗彩瓷。民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出现手工工场。3商人群体形成;工商业市镇兴起。4变异:资本主义萌芽。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解析第1问需要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第2问注意必须是“明朝”的成就。第3问可综合分析材料得出商品经济发达的结论。第4问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州府志》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状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账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账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凤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
红有力焉。”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务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要求官员平日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4分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6分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二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材料三的现象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4分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