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作一些处理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尽量降低施工缝对结构整体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f施工缝处理过程是①先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且不得留有积水。②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③浇筑混凝土时需仔细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618、泄水孔设置:每隔一段距离上下错列设置一个泻水孔,泻水孔采用PVC管,坡度5。泄水孔处填筑碎石,利于排水,底泄水孔碎石下夯填30cm厚,50宽的粘土层。62、仰斜式挡墙621、施工准备及放样挡土墙施工前应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必须对设挡土墙段落到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馈到监理工程。当挡土墙位于平曲线范围内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精度,使墙面顺滑过渡。622、基坑开挖开挖前,应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基础的各部份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坑不得连通开挖,应采用跳槽开挖,以
f防基坑坍塌。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应加设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基坑边坡的稳定,又利于基坑开挖。
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挠动、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载能力。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标高时,宜保留10~20cm的厚度,在基础砌筑前突击挖除。
623、基底处理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时松软的土应全部予以清除,若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换以透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填至设计标高,方可进行挡墙的混凝土基础浇筑。对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张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饱和。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岩层地基的岩层结构面存在外倾和软弱层时,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624、基础混凝土浇筑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平面位置和标高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浇筑。基础施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浇筑前,应将基底表面风化、松散土石清除干净。②当砼浇筑落差高度大于2m时为避免混凝土离析,必须采用串筒或溜槽浇放至浇筑面。③卵石混凝土中卵石含量不得超过25,石与石之间必
f须充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