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转变
作者:郭翔宇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6期
【摘要】制度与经济增长及其方式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对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意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讨论和概述。最后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给出三点政策建议: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和明确资源产权。【关键词】制度;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制度与经济增长及其方式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对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意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讨论和概述,最后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给出三点政策建议,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一、现代经济学家的代表性观点对于制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虽然尚有一定的争论,但目前学术界基本上是倾向于“制度决定经济增长”这一观点。凡勃伦和康芒斯开创了制度经济学,并在《有闲阶级论》和《制度经济学》两本书中界定了制度的概念和对制度变迁做出了解释,为制度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诺斯在他们基础之上提出了著名论述:我们常说的要素(创新、经济规模、教育、资本积累等)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是经济发达的结果。也就是指技术进步固然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经济的长期增长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构建来实现的。此外诺斯对1600年至1850年期间海运业的实证研究中发现,这250年间航运成本下降了50,但期间海运方面的技术并没有什么进步,其原因在于期间海运制度发生了改变。这是证明制度对经济增长起重大作用的强有力的实例。在利用殖民地数据进行研究这一方面,一些经济学教授通过研究指出:相对于生产要素,制度安排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他们利用历史上欧洲各殖民地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证明了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排除了文化说和地理位置学说。但不足的是Acemoglu的分析中只包括“正式制度”而没有涉及“非正式制度”。他们的文献大致探讨了一下五个方面:一是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二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同制度安排的关系;三是产权保护和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四是经济增长受政府效率的影响状况;第五是正式制度i、非正式制度ii和制度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Wietzk对殖民地欧洲人口比例和财产保护等进行研究发现制度和地区和家庭支出呈现正相关关系。Bruh
和Galleg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