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曾国藩和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以一己之力使摇摇欲坠的清朝政府又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他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中国人历来讲究富贵不能传家万代,即使是君子的德行也不能惠泽子孙万代。但是曾国藩却创造了一个鼎盛辉煌的曾氏家族,这个曾氏家族代有英才,长盛不衰。曾国藩的后人中,在教育、化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确实很多。最近重读《曾国藩家书》,有很多的体会和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第一、勤奋,喜爱读书。曾国藩笃学力行,老而不懈。他在繁忙紧张的政务和军务工作中,写出了近1500篇家信,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他在很多家书中都要求其子,把日常练习的字,诗词等作品寄给他看。然后,他再根据学习情况加以指导,他指出“读书宜专,习字宜恒”。每次写信,随带的东西都一一列出,银两如何用,都写的非常清楚仔细。曾国藩在修身立德方面,尤其注重教育子弟,认为家族兴旺不在积银两、置田产,而在出贤子弟。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f他自己也非常喜欢读书,每次写信都让家人带书,没有书就让买回来邮寄给他。
我们平时找各种借口说自己累,既不读书,也不写字,试想一下,我们能有曾国藩先生累、有他忙。我们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太累了,那有时间看那些闲书。其实生活本身无苦亦无忧,苦忧只在你心里。有些人即使是让躺在沙发上动动手指头,都会认为这是生活对他无情的迫害。然而有些人,整体忙而充实,视工作为事业,工作时浑然忘我。同样是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无奈甚至是痛苦的困扰,但对曾国藩此类人而言,确实乐在其中。
第二、务实实干。咸丰元年9月初五与诸弟书中写到:“温(曾温甫)弟天分,本甲于诸弟。惟牢骚太多,性情太懒。前在京不好看书,又不作文,余心即甚忧之。近闻还家后,亦复牢骚如常,或数月不搦(
uo)管为文;吾尝见朋友中牢骚满腹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太、凌荻舟之流,指不胜数。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无人,则人必不服;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想,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其实反观我们周围的人,把抱怨挂在嘴边的人也不在少数。看来抱怨这个事不仅现代人有,古代人也有;我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