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有效治理结构模式及其探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所有相关制度和机制(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人民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项目部分资料》。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可利)用这些制度和机制处理银行外部业务和内部事务:制定发展战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商业银行所有业务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法律和监管的框架下,保证银行的治理活动和行为规范安全健康地运行。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颇受各方关注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尤为重视。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案例研究后得出结论商业银行薄弱的管理和治理结构会引发储蓄和信贷危机从而给政府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而良好的管理和治理结构则会给银行的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米建国、李扬、黄金老,2001)。因此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推行了一系列完善银行治理结构的举措。如美联储要求加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了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问题的具体指南并出版发行了商业银行董事手册英国金融服务局对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制定了任职要求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01。此外作为国际金融监管的权威巴塞尔委员会BCBS也将银行的治理结构纳入其对银行的监管中,并于1999年发布了《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从银行价值取向、战略目标、责权划分、管理者相互关系、内部控制系统、特别风险监控、激励机制和信息透明度等8个方面阐述了良好的银行治理机制所必备的基本要素。现代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以外部人监督为主的市场型治理结构;以内部人监督为主的关系型治理结构;以国家监督为主的行政型治理模式。市场型银行治理结构主要通过资本市场中的并购、托管等股权流动形式以及破产、清算等债权流动形式实现对银行经营者的控制与监督。它适合于股权结构分散的商业银行,股权与债权主要为存款的高度分散使得单个股东和债权人对银行经理层的监督和控制能力有限,因而必须借助资本市场实施控制与监督。市场型银行治理结构实施的前提是该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环境、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运作有效
f的“经理市场”,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中,对银行董事、行长、高层管理者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部市场进行,一般被英美等国的银行广泛采用。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约束机制市场化。如果银行经营管理不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