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方红萍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9年第11期
摘要: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在金融危机导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凸显无疑。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在危机中寻求生机,是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形势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7015002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复杂局势
近十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早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下表是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及待业人数统计情况。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由此表可以看出,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迅猛增加,09年大学毕业生611万人,并且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待业人数也会大幅增长,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危机减少了就业机会,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大多数属于现代性质的产业,这些产业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的减缓使得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为显著。根据“供需理论”,供给,即生产在萎缩,无法给需求提供正常的能量,又何谈增长就业岗位呢
(二)金融危机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受到挑战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毕业生来不及反应就被卷入就业压力的洪流中。金融危机使产业结构遭到了严峻挑战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难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培训结构和周期,短期内还未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去适应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动。
(三)金融危机提高了就业门槛,使得大学生就业优势不断削弱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加深,导致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占主动地位,不断提升招聘条件。大学毕业生在应聘中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优势,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冷落。同时,由于对就业市场的未知,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也越来越难,甚至不能建立成功就业的自信。这对于高等教育是一个质疑,对于大学生也是极大的挑战。
二、新形势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分为“结构性因素”与“主观性因素”,包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