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在2008年出现新的纯手工多层彩色剪纸,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古时候,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
中国象棋的起源众说纷纭,在战国时,有《楚辞》招魂篇里提到过象棋。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每组兵种是一样的,各分为七种:红方:帅1、仕2、相2、车2、马2、炮2、兵5黑方:将1、士2、象2、车2、马2、炮2、卒5口诀:马走日,象飞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灯谜、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如有: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以及各种民俗等;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我们鄂尔多
1
f斯的蒙古族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篆(zhua
)刻简介
篆(zhua
)刻是一种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篆(zhua
)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zhua
)刻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