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分析错误。由文末最后两句可知,小姑娘并非虚拟形象,而是微纪元时代真实存在的人类。2.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答:
解析:回答本题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梳理小说的行文思路。这篇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围绕先行者回归地球这一行程中的所思所见所闻展开故事,结合分值6分,可以按照着陆前、着陆后以及故事发生突转这三个时间点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寻找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语、句子,即可得出答案。由原文开头部分“先行者知道”“闭起双眼默祷”“强迫自己睁开双眼”可知,他心存侥幸又早知事实的矛盾心理;由着陆后“失望”“麻木”“孤独”“抽泣”等词语,可知他确认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后由失望到孤独、绝望的心理;由结尾部分“浑身一震”“俯身向里面看”等句子可知,他认识到人类可能还在,感到震撼并重新燃起希望。
参考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3.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答:
解析:这是一道相对开放的探究题,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求在相关阅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归纳,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甚至发现新问题。作答时首先要回到文本寻找哪些是“科学”的描述,哪些是“幻想”的描述,然后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文本中的地球灾难、星际飞船、宇航员、光速、虚拟游戏、视频眼镜、文明重
f生等都是已知或人类推想的“科学”,而未来的地球样貌及地球新生文明等都是“幻想”,
但这些幻想也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原因就是这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结合我们的
常识,可以推知科幻文学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是,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幻想是在科
学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是作家对人类未来的有科学根据的比较合理的想象。参考答案: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
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