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勒以出色的成绩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物理学系博士学位。5年之后,也就是1964年,恩格勒提出来一项理论,揭示了粒子是如何获得质量的。凑巧的是,在彼此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隔着湛蓝深邃的英吉利海峡,时年35岁的英国物理学家彼得W希格斯也提出了同样的理论。他们没有改变什么,但他们预言了改变这个世界的最本质能量俗称“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53年之后,瑞典皇家科学院为此把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已至耄耋之年的希格斯和恩格勒。因为瑞士日内瓦近郊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这一年真正了发现上帝粒子。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故事里还会有华为。“上帝粒子”的秘密为了找到“上帝粒子”,CERN利用其全球最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进行宇宙大爆炸的模拟,然后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环形隧道内分布着的15亿个感应器来收集和传递实验数据。这些粒子碰撞实验所产生的数据量是惊人的,例如在CERN的无数次碰撞实验中,每秒产生的待存储数据就高达6GB。CERN产生的实验数据从2012年开始迅速增长,每年至少新增20PB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是CERNIT系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于CERN来说,这个存储系统还必须具备三种能力。首先是可靠性,例如实验中存储系统绝对不能宕机。其次是性能,每秒4000万次撞击、15亿个感应器,要求存储系统具有极高带宽并保持很长时间。第三是TCO和扩展能力。CERN预计在2013年将会产生25PB实验数据,这一数据在2012年是20PB,迅猛扩张的大量存储设备具备高性价比和良好的扩展能力,也是CERN的基本要求。2011年11月,华为存储加入CERNOpe
LAB,2个月内完成部署1PB海量存储系统。接下来的6个月,Ocea
StorUDS系统经历严格测试,被证实完全满足客户在性能和扩展性方面的要求。“CERN在执行数据密集型模拟和分析方面正在面临极限,同华为的合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新途径。我们看到华为云存储优良的架构设计,使得CERN在应对未来EB级数据量的挑战时也能够轻松应对。”CERNOpe
LAB的总负责人鲍勃琼斯对华为UDS项目如是评说。支持探寻“上帝粒子”的海量数据存储,是华为企业BG“差异化产品创新”的成果之一。存储市场堡垒难撞,更冷峻的大背景是经历全新云计算模式挑战的传统IT市场萎靡不振。就是在天时地利都不具备红利的条件下,华为存储大踏步前进,一方面从产品线角度基本做到了全存储供应商,另一方面在市场打拼中显示出凌厉攻势,2013年同比增长超过40,取得了中国市场三甲、全球市场第八的好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