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
20151229
1.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
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
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意识可以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日,一张猫咪走在楼梯上的图(右图)掀起了一轮争论
热潮。对于这只猫究竟是在上楼还是下楼,网友有截然相反
的看法和理由。这说明
A.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3.2015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
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4“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洞察眼前的一切,而在于预见即将发生的事。”这句话强调的是
A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
D意识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反映
5.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到: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一定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人并不显得像朋
友。这告诉我们
A.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B.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世界是可知的,要反对不可知论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6.“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于
1953年大胆用“人工石”三字合成了“砼”代替“混凝土”,因为简便易写得到业界认可。“砼”字的产
生过程表明
A.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B.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C.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7.为了调整我国的人口结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年前推出“单独二孩”政策。这一政策逐步
放开以来,全国共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胎申请,与此前官方提出的每年约200万对夫妻提
交申请的预期差距较大。上述材料表明
A.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B.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8.“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句
话体现的哲理是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