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条个人可以申请经营内河普通货物运输业务。
申请经营内河普通货物运输业务的个人,应当有符合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且船舶吨位不超过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自有船舶,并应当符合本条例第
f六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条件。第八条经营水路运输业务,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经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批准。申请经营水路运输业务,应当向前款规定的负责审批的部门提交申请书和证明申请人符合本条例第六条或者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负责审批的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作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予以许可的,发给水路运输业务经营许可证件,并为申请人投入运营的船舶配发船舶营运证件;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取得水路运输业务经营许可的,持水路运输业务经营许可证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后,方可从事水路运输经营活动。第九条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水路运输市场统计和调查分析工
作,定期向社会公布水路运输市场运力供需状况。第十条为保障水路运输安全,维护水路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国务院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水路运输市场监测情况,决定在特定的旅客班轮运输和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航线、水域暂停新增运力许可。采取前款规定的运力调控措施,应当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开始实施的60日前向社会公告,说明采取措施的理由以及采取措施的范围、期限等事项。第十一条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水路运输业务,也不
得以租用中国籍船舶或者舱位等方式变相经营水路运输业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人参照适用前款规定,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二条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水路运输经营者终止经营的,应当自终止
f经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许可机关办理注销许可手续,交回水路运输业务经营许可证件。第十三条水路运输经营者投入运营的船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经营者的经营范围相适应;(二)取得有效的船舶登记证书和检验证书;(三)符合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关于船型技术标准和船龄的要求;(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四条水路运输经营者新增船舶投入运营的,应当凭水路运输业务经营
许可证件、船舶登记证书和检验证书向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