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何培养儿童的自我时间管理能力
文慧
摘要:时间管理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每个家长都深知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同时,不仅需要按照孩子时间认知的发展规律,还需要在过程中加以引导,出现问题时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根源探讨改善方法,逐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关键词:时间认知发展规律规划管理自我突破
家长们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早上催孩子起床吃早餐、晚上催孩子写作业、洗澡、睡觉,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催促孩子去做,但孩子面对家长的催促却磨磨唧唧,不到最后一秒不去做这个事情,甚至可能最后根本完成不了任务。双方各有立场周旋其中,仿佛一场互不相让的角逐,到最后都身心疲惫。于是家长们开始质疑,明明一直跟孩子讲道理或者通过以身作则来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在什么时间内该干什么事情,可是结果还是磨蹭懒散。久而久之,孩子也把家长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每位家长都深知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但究竟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时间管理呢?实际上,孩子时间管理的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首先来自对时间的概念。时间具有非直观性,它只能间接地通过动作或某活动通过某些经常现象的更替,以及通过专门的仪器钟表来感知。所有关于时间和时间关系的词语标志都具有极端相对的意义,必须区分抽象的时间关系,才能了解这种标志的更替。由此可见,时间的特殊性客观上造成了儿童时间感知的困难,他们只能间接地、通过把时间单位和关系具体体现在经常重复的生活现象中来感知时间。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和认知是不同的。黄希庭、张增杰曾对5至8岁儿童时间知觉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5岁儿童不会使用时间标尺,时间知觉极不准确、极不稳定。6岁儿童再现长时距的情况基本上与5岁儿童相似,只是准确度和稳定性略高于5岁组。7岁儿童开始使用外部的时间标尺,使用内部时间标尺的人仍属少数。8岁儿童基本上能主动使用时间标尺,时间知觉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都大为提高开始有接近成人的倾向。因此,在给孩子灌输时间管理意识的同时,也要遵循孩子本身的时间认知发展规律
f0岁3岁婴儿期低幼孩子尚在他律阶段,需要家长从旁观察、协助。很多父母经常会大声对孩子叫嚷: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