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血常规中白细胞的看法【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5001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是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在儿科急性发热、感染性疾病诊治中,血常规检查常是区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严重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我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发现,某些家长或医生由于对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分析的片面性,导致抗生素滥用或疾病严重度判断的偏移。在此作简短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应记住以下基本概念1、白细胞总数(wbc)和分类(包括绝对值和相对百分数)值反应的是炎症指标,换言之,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以引起上述参数的变化。2、在儿科发热的患儿,白细胞和分类值常反映感染性炎症,也常作为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的指标。即: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升高。3、但是在复杂性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疾病(如哮喘、过敏咳嗽、过敏肠病等)和重症感染又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如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时,上述数值的判断必须慎重,因为它既受感染性炎症,又受非感染性炎症的影响。4、病毒感染时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某些特殊病毒或病毒感染综合症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
f增高。5、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加合并中性增高时,也考虑有合并感染的可能性。6、肺炎支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大多正常或少数升高。但合并细菌感染时,多数两项均偏高。7、目前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挑体炎或重症肺炎时,或g杆菌感染,而血象正常且中性分类不高的情况也不少见,故临床症状及经验更加重要了,要尊遵重临床。8、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作为血常规三项重要信息之一(其他二项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是血液病和骨髓功能重要指标。如白血病、白洗脑减少症等。二、当前儿科对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分析的常见偏移和误区有:1、以成人的白细胞和分类正常值来判断小儿的化验值。小儿各年龄段血常规中白细胞及分类有很大的不同;白细胞主要分粒细胞(包括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的分类中以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比较突出:生后46天至46岁期间以淋巴细胞占优势约占60为主,中性粒细胞约为30;而在出生后46天前和46岁后直至成人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优势,约占65。白细胞值正常范围在国内外不同教科书中有所不同的,但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