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所以,光有外部“提颧肌”显出的表情还不够,还得有内心的情感相配合。我们再看看“思想感情”,先看思想感情中的“思想”,“思想”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感情”中的“感情”(情
f感)是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引起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恐惧、爱慕、厌恶等等。”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和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情感固然重要,但离开了思想,就如同大街上号啕大哭的陌生人,让人不知道在哭什么?为什么要哭?所以,情感和思想二者是交融统一的。我们播音中通常把二者称为“思想感情”或简称“感情”。
思想感情的“运动”是指:“播音员对语言内容进行具体感受的深化,是指播音员由语言内容引发的思想感情从积聚到迸发的状态。一句话,是指播音员的思想感情随着语言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状态。”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明确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播音表达中,在唤起感情从积聚到迸发的状态之后,再用有声语言来传达这种感情,让别人也能体验到这种感情这就有播音表达的艺术性了。但是,如果思想感情运动起来了,而面部表情没有配合,不提颧肌,这时的运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或阻碍。受众会觉得播音员对表达的事物无动于衷,如果自己对表达的事物无感情,那就很难让别人体验到DWLayoutTable什么感觉。在播出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因不提颧肌而使得播音平淡、懒散等现象,也常常会遇到因思想感情不运动而使得播音不打动人,不感染人,没有活力等情况。生活中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讲他最得意的一件事情的时候,激动时会眉飞色舞或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时他的面部表情(提着颧肌)的高兴劲儿和他的内心感受(思想感情的运动)是一致的,而且是自然协调的,根本就不会有“紧张”二字。可是“播音”不同,播音员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不是真实的受众,而是话筒或摄像机,要不然就是直播的现场。这时的播音员既要注意传达的内容,又要注意和不在眼前的而又确实存在的受众(或现场的真实的观众、嘉宾)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多数情况下是文字稿件,没有生活当中那种自然、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场面,这时要靠播音员去根据理解、消化稿件,根据整个节目的意图去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然后再传达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稿件内容准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