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桩布置太密不便施工时可采用间隔成桩法。
b改变成桩方法。如成孔桩出现较大的地下水时采用套管内成桩的方法。
9修改设计。
a改变桩型。当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时造成桩基事故可采用改变桩型的方法处理如灌注桩成桩困难时可采用打预制桩。
b改变桩位。灌注桩出现废桩或遇到地下管线障碍可改变桩位方法处理。
c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只有采取削减建筑层数或用轻质材料代替原设计材料以减轻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
七、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缺陷
1定量化分析不够缺陷判断的可靠度仍需提高。
2计算缺陷深度、桩长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别。
3平均波速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无法准确确定不能提供混凝土强度也难以判断桩底沉渣具体厚度。
4对于桩身存在轻微缺陷、多处缺陷、深部缺陷以及超长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很难正确检测分析时容易误判、漏判。
5适用于检测预制桩、灌注桩不宜用于检测异型桩、水泥搅拌桩。
八、结语
相对于高应变动测法而言低应变反射波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快速灵活、效率高、耗费少所需锤击能量很小对基桩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很适用于大面积的普测。近些年来凭借其明显优势低应变反射波法得到大力的推广使用。由于桩土间复杂的应力应变关系反射波法也有其应用局限性例如不能应用于检测水泥土桩等非刚性材料桩、混凝土竹节桩等异形刚性材料桩。此外低应变反射波法存在检测盲区一般为桩顶面以下2m范围不能定量分析缺陷大小而只能依靠经验判断无法正确检测较小的缺陷、长径比超过一定限度的桩容易漏判深部缺陷当遇到渐变类缺陷时传感器很难接收到清晰可辨的反射信号从而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因此在进行低应变反射波桩基检测时应适当辅以超声波透射法及钻芯法等手段来提高桩基检测的精度。
参考文献
f1贺占海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5
2张冬美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06118119
3黄永恒江学良杨慧黎超群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缺陷桩的难点技术研究J工程勘察201010838692
4郭庆清陈维文张绍和人工挖孔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026267
5李正印柯宅邦刘东甲卢志堂郭杨低应变反射波法判别PHC管桩接头质量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S2209212
6王春庆陈辉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浅部缺陷的效果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302259263
7高红伟姚勇陈代果童庞邓勇军低应变反射波法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