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交往技巧,改善自己人际关系,尤其是和寝室同学的关系。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42理论原理和方法合理情绪疗法治疗和模仿法(角色扮演)。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件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其基本理论依据为
fABC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而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5咨询过程
51诊断阶段共做一次咨询,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52咨询阶段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良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并用角色扮演法让其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会不一样,并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第二次咨询开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她进行心理调适。诱发事件:和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孤立无援。自己的不合理信念:1晚上熄灯后时,我用台灯在看书,室友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上课;第二天早上她起来特别早,我想是在她肯定是在报复我。2回寝室发现室友她们几个在聊天,听到她们说了一些悄悄话就断然认定她们是在评论自己。3经过一次和寝室同学人际冲突就认为自己在所有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很失败。4因为我做错事或说错话,冒犯了室友她们,她们就会冷淡我、疏远我。那全怪我自己不好,没有用。接下去,周围其他的人也会不喜欢与我交往。造成的结果:每天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说话、行动都特别谨慎、小心,惟恐做错了什么,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感到特别焦虑、郁闷、苦恼。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1室友要我早点睡觉,说明天还要上课。第二天早上她起来特别早,难道她一定就是在报复我吗?──室友要我早点睡觉,可能是因为学习太紧张,她要思考自己的问题,也可能是她累了需要早休息,第二天早上起得早可能是因为她要上课或有急事,并不一定是在生气或报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并不一定是在针对我生气报复。2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