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最常用单位为“声压级”,不是声功率级或声强级。50卫生部在2002年下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10大类115种。51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等疾病。52对健康监护资料“分析”可作为提高安全卫生工作的可贵的信息资源53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的指标有: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54预防电力辐射外照射防护的原则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55露天矿作业一般采取的防尘措施有:采用湿式钻孔或干试捕尘;碎矿作业时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的演绎法;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56目前我国实行的生产性粉尘卫生标准有: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
f度;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57下列属于致癌物的是:石棉,氯乙烯,芳香胺。58接触毒物工人作业规定的说法正确的: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每天必须将工作服洗净。59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就应从“设备、环境、人”方面考虑。治本的对策是使生产过程不产生危害因素。60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61常用的工业毒物危害治理措施包括:密闭、通风、排毒系统;设局部排气罩;排出气体的净化;个体防护。62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健康状况分析。63健康监护档案内容有:职业史和疾病史;职业性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及接触水平;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个人健康基础资料。64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65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中的监测组织主要负责迅速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范围及危害性质,监测“空气、水、食物、设备(施)”的污染情况以及气象监测等。66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基本过程。
f67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68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性”,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69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形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