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基本程序是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上事件、确定目标值法、调查原因事件、画出故障树、定性分析、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和分析。18安全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在进行安全评价时,通常要选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19目前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按针对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分类。20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时,有列属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是: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考查;在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对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考查,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21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22选择因果分析的事件可以从“顶上事件、初发事件”两个方面
f提出。23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火灾爆炸指数法;事故树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24《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军事设施、采掘设施、危险物品运输”。25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控制措施、“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26安全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主管部门”经常进行检查和评审。27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政策”,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其他危险源和公共设施安全隔离。28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分析包括以下若干方面: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进行危险评价;危险控制29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其重大危险源应该做到: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将应急措施到有关政府部门备案。
f30现实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