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统一关系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和新特点,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两大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表明了我们党清醒地把握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使命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当前,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对于我们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世界各国和中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追求的是“合理的发展”,关注的是发展的意义,即“为了什么发展”和“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发展、人性自我得到实现的过程,从实践上看,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最终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新型的现代和谐社会。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为我们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