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病例,护理部和医院压疮防治指导小组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③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由指导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定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指导小组每周1~2次查房听取护土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附:压疮分期及护理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出现暂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为可逆性改变。此期要及时去除治病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红外线照射等。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节和(或)有水疱形成。水疱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创面消毒进行无菌敷料包扎,配合红外线照射,增加翻身次数,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受潮。
f溃疡期:静脉血回流严重受阻,局部淤血导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表皮水疱破溃后出现真皮层组织感染,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可向深部扩散,甚至到达骨骼,更严重者还可出现脓毒败血症。(三).患者跌倒或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1.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填写“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记录表。”2.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3.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根据情况适当安排家属陪护。5如果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按照如下内容进行:①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救助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②值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科室按照规定填写“患者跌倒(坠床)报告表”,在24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③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在“报告表”上填写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6患者转科时“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记录表”交接到新科室急需记录。
f7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照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8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四)患者管路脱落预防及报告制度1管路滑脱主要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等管路的脱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