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蒋还是有抗日的可能和有抗日的存心的,蒋的错处只是在于必须先消灭共产党然后才抗日的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此,张认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设法把蒋这个错误政策扭转过来,真正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说,他总觉得抗日不应该反蒋。同时,反蒋就使得抗日增加困难。我们正愁抗日力量不够,为什么反而把最大的力量抛开呢因而他主张现在应该采取种种方法,逼迫蒋介石走上抗日的道路。张学良在会谈中还向周恩来表示:“你们在外边逼,我在里边劝,我们对蒋介石来个内外夹攻,一定可以把他扭转过来。”12由此可见,张学良发动事变的目的只是为了“逼迫蒋介石走上抗日的道路”。这样的目的就决定了张学良不会杀掉蒋介石这就为以后事变的和平解决埋下了伏笔。二、事变过程中,张学良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伤害委员长”。并采取各种措施“保其安全”这无疑为事变的和平解决创造了前提。正因为张学良“始终未变拥蒋的思想”,因此,他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是在多次苦劝哭谏均不能奏效而别无良策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关于这次事变的名称,张学良是颇费斟酌的。一开始有人提出叫“一二一二革命运动”,张学良认为既要逼蒋抗日,就不能用“革命”字样。后来有人建议用“兵谏”二字谏,旧指封建大臣对封建君主的直言规劝,后通常用来指下对上的忠告,张学良觉得,“兵谏”这两个字,虽然封建色彩很浓,但勉强还可以用。因为他虽然对蒋用“兵”,但仍然是把蒋当作上官来规劝,当作领袖来忠“谏”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绝不是反对蒋委员长个人,是反对蒋委员长的主张和办法,促使他反省,正是爱护他。”“如蒋委员长能够放弃过去主张,毅然主持抗日工作,我们马上绝对拥护他,服从他”13
f在事变的部署中,张学良三番五次严令其执行扣蒋任务的东北军官兵,无论如何要绝对保障蒋介石的生命安全。张学良在宣布“兵谏”计划时,反复强调我们把他扣起来,是为了“逼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只要他答应我们抗日,还拥护他做领袖。,”14张对担任蒋介石“华清池行辕”守卫任务的卫队一营营长王玉瓒说:“命令你把蒋委员长请进城来,要抓活的,不许打死他。”15张郑重吩咐前往临潼执行扣蒋任务的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你千万不可把委员长打死了,万不得已时,只能把他的腿打伤,不要叫他逃跑了。”16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张学良还布置了刘桂五所部骑兵团参加扣蒋战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