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证实黄芪能提高鼻黏膜表面的SIgA、IgG含量,增强防御力,并能提高患者的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和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认为玉屏风散具有免疫调节作用。2温肾益卫: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作,其发病机制除与肺有关外,还与肾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医理论认为:在生理方面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和推动;而在病理方面肺的功能失司,日久必会累及到肾。肾主一身之气,肾气或肾阳不足,同样也会影响到肺的正常功能。因此,临床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还应考虑从肾人手。另外,《内经》有“卫气出于下焦”的理论,从肾论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有其立论依据。有报道采用肉桂,公丁香等补肾阳药组成的“苍桂粉”填脐,预防阳虚患者的感冒苍桂粉:苍耳子40g,罂累壳40g,公丁香18g,肉桂20g,麻黄150g,细辛40g,吴萸18g,白芥子24g,共研细末,用少量填脐神阙穴,外盖胶布,隔日换1次,
3
f10日为1疗程。连用3至4个疗程。肚脐是胎儿先天禀受母体气血之处,其气直通于肾,在此用温激肾气之药,起到补肾益卫的作用。经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gG、IgA及淋巴细胞检查,均有明显提高,说明苍桂粉填脐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部分中药具有一定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如黄芪、黄精、冬虫夏草、刺五加、金银花、升麻、柴胡、苏叶、蝉蜕、白芷、苦参、茵陈蒿、甘草、山豆根、青蒿以及冬菇、银耳、丝瓜等。因此临床治疗反复感冒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上述药物,以充分发挥中医中药防治本病的优势。2.注重全方位的综合疗法重视综合防治,其他疗法如针刺含耳针、拔罐、推拿、保健口罩等也具有防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亦有待进一步研究。体虚者应适当加强户外活动及锻炼,增强体质“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感冒流行时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吸烟者应尽早戒烟。五、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解热时间:服药72h内1个疗程内体温下降到372℃及以下,并且其后体温不再上升超过372°的时间。2.即刻退热判断标准:服药后4h内体温下降05℃。3.痊愈天数:首次服药至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所需天数。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标准:精神、食欲好、体温恢复正常满12小时、鼻咽部症状消失、咽充血消失。二评价方法1.评价疗效性指标:体温,症状和体征。2.体温观察时点:首诊体温、服药后lh、2h、和4h体温。3h服药后第2天800、12:00、16:00和20:00体温,第3天8:00、12:00、16:00和20:00体温,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