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瓶壁有水雾产生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21.下列微粒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
B.
C.
D.
2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23.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气体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溶液颜色变浅红甚至变为无色,是因为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变小C.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4.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NH3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A.NH3的密度C.空气的密度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D.NH3的质量
25.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能产生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6.按环保要求:凡是有颜色、异味的工业废水都禁止排放。净化此类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A.沉淀B.过滤C.吸附
第4页共10页
D.静置
f27.下列有关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四个氢氧根离子4OHC.硫酸钠Na2S
-+-
B.碳酸钠NaCO3D.三个铁离子3Fe3
+
28.在H2、OH、H、H四种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A.OHB.H2C.HD.H
29.随着科学的发展,古人点石成金的梦想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了,早在191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就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使氮元素变成了氧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α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质子数没有改变B.α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电子数没有改变C.α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中子数没有改变D.α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质子数发生了改变30.实验室里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并在靠近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④①⑤②⑥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