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
(PhysicalChemistry)
课程编号:07079000707910开课学期:第45学期本课程课内总学时数:90本课程课外总学时数:0学分:5一、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化学专业本科。二、教学目的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已学习过的一些先行课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化学运动的普遍规律。通过物理化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将来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三、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等五大内容。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使学生达到各章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讲授内容要分清主次,在注重系统性的原则下,着重讲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授方法上,要注重逻辑思路、理论联系实际。表面现象一章的大部分内容可由学生自学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统计热力学初步一章主要给学生讲清统计热力学的最基本方法,怎样把宏观性质与微观性质联系起来,内容上不做统一要求;第一章气体为选学内容,与先行课程重复,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排一些练习以巩固或加深过去所学过的知识。习题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予以重视。讲授时要注意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系统。四、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着重阐明物理化学的意义,介绍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基本内容:
f1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简介2物理化学发展史3学习物理化学的意义4学习物理化学的一般科学方法
第一章气体(自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3学时)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热力学方法的特点,掌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等基本概念,理解状态函数的性质,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并能应用于物理化学过程,能熟练地对热化学和理想气体几种过程中的功和热进行计算。基本要求:1必须使学生准确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2应使学生知道热、功和热力学能这三者的区别和联系。3必须使学生充分理解状态函数的意义及其数学特性。4明确焓的定义及意义。5明确可逆过程及意义。6较熟练地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容、等压和绝热过程中ΔU、ΔH、Q和W的计算。1能熟练应用生成焓,燃烧热来计算反应热。会应用Hess定律和Kirchhoff定律。2了解Car
ot循环的应用意义以及理想气体在诸过程的热和功的计算。基本内容:(一)热力学的概念和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热力学的目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