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历史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100分。答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C.君权至上的后果【答案】C【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大权的情况下,作用能够相信的人掌握权力,实质是君主专制的表现,故答案为C。根据所学知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故A、B项的说法错误。既然是君主专制,在古代中国,也就不存在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的问题,故D的说法错误。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答案】A【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的信息表明了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而儒家非常尊崇神农、尧、舜之道,而《诗》《书》又是儒家的经典,从而说明儒家对农业的重视。故答案为A。材料中虽然有改进生产工具的信息,但是改进工具是为了发展农业,是对农业重视的体现,显然B项不如A项全面,排除B。所给材料没有涉及历法,排除C。所给材料也没有涉及D项内容,排除D。3.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山东、北京、天津、云南、贵州)五地区
f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