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名教
伦理的解构,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心灵世界中寻求个体精神的解放,领悟万物生命之自由,这
也正是中国文化之“丽”的内质。综合上述对“丽”的审美内涵的分析,一言以蔽之,“丽”正是
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
(节选自胡碟《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丽”》,2011年12月版)
1.下列关于“丽”的内涵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丽”的美学内涵包括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三个层面。
f
B.“丽”的美学内涵早已存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其范畴也一直处于较高位置。
C.从生命之丽到情思之丽,再到文辞之丽,是“丽”由内向外表现的一个过程。
D.“丽”其实是人的生命力的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的状态的感性显现。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心中的生命之“丽”,是整体的本体空灵的且先于逻辑的生命世界的审美表征。
B.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表现为在考察文学时注意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
C.引用《易经》中的“日月丽乎天”等句重在说明“丽”是附着、依附的意思。
D.生命之丽的状态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状态,是人类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红楼梦》最打动人的并不是它所用的艳美文辞,也并非它所写的真假人情,而是它高扬人
性的觉醒。
B.因为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所以,在建构自己的生命世界时是不讲究逻辑的,却强调
物我两忘。
C.我们倡导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之意义,是与“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所展
现的景象相符合的。
D.“丽”是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由此得知,可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文化之“丽”的内质,
那就是“自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只有一束鲜花
张炜
“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我们全家人都在他们的盯视之下,不得不小心翼翼
地做事,连走路都轻轻的。父亲平时要被喊到离我们家五六华里的一个小村去做活,因为他没有资
格在园艺场做工。父亲如果早一年回来,我上学的事肯定会化为泡影。
上学前,妈妈和外祖母一遍遍叮嘱我:千万要听话啊听各种人的话,无论是谁都不要招惹
啊。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是我必须记住的,即在外面千万不能提到父亲。就这样,我心里装着一大
堆禁忌,战战兢兢背上了书包。
可能因为我太沉默了吧,从第一天开始,学校里的人都用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