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培育社会精英的高端国际化高级中学,满足长三角地区外籍人士、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本土企业家及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家庭等子女接受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的需求,以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多元国际视野,为未来成为跨国文化国际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为育人目标。同时,配套建设高端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浙江省宁波市的教育体系,丰富
5
f当地教育内涵,促进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的形成,提升该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二)办学规模学制三年,初期在校生规模达到600人,预计用6年时间在校生规模发展到1000人左右。根据办学特色实行小班教学,每班25人,即初期24个教学班,未来发展到36个教学班。(三)占地面积1、学校最大计划招生规模1000人,占地面积113220平方米(约170亩)。2、相关校舍及附属设施建设标准:1)预计学校各类教学用房及附属设施用房建筑总面积6万平方米左右。2)学生宿舍建设最低标准为两人间,人均住宿面积不低于7平米。教室面积每间不低于90平,适应国际课程多交流、多探讨、多教学形式的特点。(四)设施规划1、学校设有教学区、办公区、体育活动区、生活区、除此另计划设置图书馆、计算机房、语音房、多功能报告厅、风雨运动场、游泳馆、礼堂、各类球场、文体练功房、琴房、校园网络中心、教师及专家公寓等。2、校园建设规划按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教工宿舍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相对独立各区要能连能分,要有走廊方便交流,合理布局。
6
f3、教学楼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良好地建筑朝向。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学的布置应尽可能减少对教学用房的干扰。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城市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
4、校园、校舍应整体性强,建筑组合紧凑、集中,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校园绿化、美化应结合建筑景观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
5、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楼合理间隔,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其长轴为南北方向。室内体育馆设有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网球馆、体操馆等。
6、校园内主要交通道路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路线通畅便捷。室外水、电、气路上地下管线井盖,与地面标高一致。
五政府支持1、合作办学建设用地由政府协调供应,用地性质为商业文化,土地按每亩不高于168万元人民币出r